单伟建:中国经济政策空间被大大低估 |
来源|巴伦周刊 文|单伟建 编辑|彭韧 时间|2023-10-13
既看负债,又看资产,中国政府的财务状况远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。
这是平心之论,出自美国财长之口,更不同寻常,尤其在西方媒体普遍看衰中国经济的时候,她的话引起全世界关注。
她说得对。中国的政策空间,比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都要大得多,而很多观察中国经济的专家对此都缺少认识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货币政策
与西方世界相比,中国的货币政策趋于谨慎。今天西方世界非但没有货币宽松的余地,反而还必须通过升息而不断紧缩,以抑制高居不下的通货膨胀。而中国没有通胀问题,消费物价指数基本持平,生产物价指数持续为负,所以货币政策有很大的宽松空间,既可降息,也可降准——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,这是西方经济可望而不可求的。
财政政策
财政政策的空间与政府负债成反比。负债越少,财政扩张的空间越大。
中国政府负债有多少呢?不多。中央政府或主权负债率,即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(以下称“GDP”)的比率,仅为21%,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最低的。如果把地方政府的债务都加起来,包括隐形债务,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,政府的总体负债率不过110%而已。相比之下,美国仅联邦政府的负债率约为140%,而日本政府负债率高达260%。所以中国政府的负债率不高。
不仅如此。一个人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,财力有多强,不光要看他的负债,还要看他的资产。譬如借钱买房的人,比租房的人负债多,但可能更富有,因为他有资产。国家也是如此,不光要看其负债,还要看资产。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有极大不同的是中国政府拥有大量国企资产。
据统计,国企净资产值(总资产减去总负债)占GDP比率为70%左右。上市央企市净率,即市值对净资产的比率,的中值为1.3倍,远低于民企的5.4倍。但即便按照市净率1.3倍计算,国企资产市值占GDP的比率就超过90%,如果按两倍计算,则达到140%。因此,政府的总负债减去国企净资产的市场价值占GDP的比率相当低,甚至是负数。
而且,中国全部的国土资源都属于国有,其中包括土地、矿藏、水流、森林、山岭、草原、等地,由国家行使所有权。这是海量的资产。
美国有国有资产吗?几乎没有。日本有吗?也几乎没有。即便是国土资源,在其他主要经济体中一般属于私有,政府可以支配的部分很小。
由此看来,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比其他主要经济体不知要好很多倍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地方政府的债务不是一个问题。地方政府贫富不均,沿海城市,尤其那些坐拥优质国有资产者,可能富得流油;边远贫困地区则可能债务累累,入不敷出,捉襟见肘。即便都是地方政府,贫者与富者之间不能简单相互抵消。所以财政部说,“谁家的孩子谁抱”。如果经济不振,这些问题就益发突出。
但从总体看,既看负债,又看资产,中国政府的财务状况远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。综上所述,无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,中国都有很大政策空间,如果想刺激经济,手段十分充足。
海外人民币主权债
中国还有一个优势,就是可以在境外发行本币债,即离岸人民币债,这是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。
中国的主权外币债存量本来就很少,占全部负债的比例微乎其微。而本币债并不受限于外汇存底的偿还能力,对于主权国家来说,没有无法偿付的风险,在极端情况下,多印一些钞票就是了。中国可以在境外发行海外人民币债,但到目前为止规模有限。
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储备货币,占全世界60%多。美国靠印钞借钱,几乎发挥到了极致。美国的这个特权被戴高乐总统时期的法国财长吉斯卡尔·德斯坦称之为“敲诈性的特权(Exorbitant Privilege)”。
中国多发一些海外人民币债可一举数得。除了融资,用之于国内经济发展,还可以扩大海外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市场,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。譬如中东国家向中国出口石油,用人民币结算,但可供投资的海外人民币金融产品少,规模也有限,这就降低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。扩大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市场,自然有利于人民币的持有和使用,促进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。
房地产问题
中国的政策空间,还不限于货币和财政政策。房地产市场低迷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障碍。看似无解,其实中国也有解决问题的政策手段,只是看用不用。
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至关重要,对GDP的直接贡献为13%左右,而间接贡献为25%。房地产市场低迷,非但影响上下游的产业,而且直接影响居民消费。这是因为买的房子是老百姓最大的投资,有储值和增值的功能,占中国家庭财富的三分之二。房价下跌产生负财富效应,抑制居民消费。
2022年,中国住户存款暴增近18万亿元,今年更不得了,上半年住户存款又增加了12万亿元。而且从2022年至今,提前偿还的房贷额占银行房贷总额的12%。这些都是因为房价低迷从而抑制消费所致。
要释放居民的消费能力,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需要进一步松绑,应该取消限售,用高税收的方法抑制短期持有的“炒房”,但应该允许长期持有类的买房。
应该制约的是房地产开发商使用贷款高杠杆过度开发。应该鼓励的是将房地产作为投资而长期持有。应该清晰区别“炒”和长期持有。老百姓在全国各地多买几套房子长期持有,或用作度假或出租,对于经济有益无害,在全世界都是如此。如今中国公民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购置物业。
今年上半年,中国人在美国购置物业的金额比去年翻了一番,世界大都市的房产交易中,到处都是中国人的身影。唯独在国内,如果没有户口,几乎无法在当地购置住宅,即便对有户口的居民也限售,外国人就更不能在国内买房。这就导致了房价萎靡不振,严重冲击消费能力,当然拖累整体经济。
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,这是中央的判断。进一步松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,是当务之急。在政策上,这是毋须花费资源,传檄而定的事。
金融体制稳定
其实即便中国的房价大跌,也不会导致金融危机。这是中国相当独特之处,也是中国经济的底气。为什么?
第一,中国的商贷成数——贷款金额占资产价值的比重—相当低。2023年二季度,一线城市平均贷款成数为44.5%,二线城市平均贷款成数为60.2%。这些数字的意义在于中国产生大面积“负资产”——房价低于房贷值,进而危及贷款安全和银行稳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而众所周知,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大面积负资产造成的。
第二,在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,以房屋为抵押的房贷对于借方是有限责任。如果产生了负资产,借方可以一走了之。而在香港和中国内地,房贷是无限责任,也就是说借款人不能放弃物业一走了之;只要个人没有破产,还款责任就继续存在。这就是为什么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,香港房市产生了大量的负资产,但房贷违约的案例极少,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倒闭。
因此,即使产生房地产危机,也不会对银行造成系统性风险,更不会引起金融和经济危机。
利用政策空间
对于任何国家,国家安全的最大保障是经济,对于中国尤其如此,只有快速发展经济,后来居上,才能减轻地缘政治的风险。
中国有很大的政策空间,但到目前为止,使用的刺激经济的手段极为有限,说得比做得多。
中国经济确实有其韧性,第三季度的表现优于第二季度。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颓势并未扭转,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信心普遍不足。这时候特别需要用政策刺激经济,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。
防患于未然,易;挽狂澜于既倒,难。此时使用政策手段,四两拨千斤。拖得久了,就可能事倍功半。中国的政策空间,要用到点子上。现在大概是时候了。
单伟建,太盟投资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,著有《走出戈壁》、《金钱博弈》、《Money Machine》(尚无中文版)等书。 |
上一篇:2022年双碳背景下汽车行业发展洞察 下一篇:AI 大模型市场研究报告2023 |